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半岛都市报:头胎患有孤独症第二胎也容易得

发布时间:2017/4/14 9:59:05  /  【关闭



       孤独症,是世界上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疾病!这句话在青岛市妇儿医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看来,毫不夸张。20年前她一月才接诊几例,现在一天就能接诊到2至4例。研究发现,孤独症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第一胎是孤独症,第二胎患病几率高达20%。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匡桂芳提醒家长,孤独症两岁以内干预最有效。当不幸发生,全家人要勇敢面对、通力合作,而不是把大部分的压力都施加给妈妈一个人。
        匡桂芳曾经接诊过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家长抱着孩子来看病时,表面非常平静,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前家长发现,他们的宝宝跟同龄孩子们有很大差别:叫名字完全没反应、被逗乐时完全不会笑、双眼注视他时完全不看你……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症状:当家长抱他到院子里时,压根不理睬其他小朋友,偏偏对电线杆情有独钟,有时能盯半个小时……
        这个宝宝真是得了孤独症吗?匡桂芳解释道:孤独症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如缺乏目光注视、独自嬉玩、不合群、听力正常但不理人等;还有一项是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例如转圈、拍手、迷恋电视广告、天气预报等。
        “仅从这两大表现分析,这个宝宝很明显有孤独症倾向,但3岁以内的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不敢轻易下定论,只要干预及时,将来会有很大的改善。”匡桂芳提醒这对夫妻,回家后不能灰心丧气,要利用夸张的声音和表情刺激孩子的反应,追随孩子的兴趣,陪他一起看电线杆。
        调皮,算是自闭症患儿的一个表现特征,匡桂芳特别强调,多动症的孩子也很调皮,所以有些孤独症的孩子极易被误诊。实际上,这两种病有显著区别,最核心的区别是社会认知。多动症孩子的社会认知没问题,语言正常,即便调皮也会分场合,而孤独症孩子不会。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特别调皮时,尽早到医院明确诊断,不要想当然当成是多动症。
        为何会得孤独症?可以预防吗?专家说,孤独症病因不清,目前无法治愈,强化训练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而成效的关键是尽早干预。做到及早干预的前提是学会识别孤独症,匡桂芳总结了七大高危特征:6个月后不能被逗乐,眼睛很少注视人;10个月左右对叫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12个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不理睬别人说话;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没有显示参照与给与行为;24个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家长可以对照这七大高危特征进行筛查。
        匡桂芳特别强调,有很多人以为孤独症的孩子在某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如绘画和音乐,只要好好培养,将来会成为名家。其实不然,孤独症天才只有极少数。所以,家长若发现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不要强求。  

新闻链接:http://bddsb.bandao.cn/pc/bddsb/20170406/ArticelB07004Y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