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省市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宫内儿科学

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1200万元,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率先开展了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初步探索适合国人的手术指征,实现手术核心技术新突破,为国内唯一常规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中心,手术量居国内首位,至今保持着亚洲26孕周的最低胎龄手术纪录 。主持撰写了《胎儿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指导意见》,建立了国内胎儿心脏介入治疗的操作规范;主编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推动了胎儿心脏介入技术在国内快速、健康并可持续发展。创新性构建了全周期、续贯式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加强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力度。开展了国内首个新生儿全基因组检测项目,对区域内1万例新生儿 进行了全基因组疾病筛查及应用评估研究,探索基因检测技术在新生儿遗传病筛查中的可行性,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完成国际首例儿童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将PADN引入儿童肺动脉高压治疗领域,保持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国际引领地位。发现了抑制肺动脉平滑肌 细胞增殖、改善肺血管重构的潜在靶点及治疗药物,为儿童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目前实验室成员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实验室现有科研用房面积>1000m2,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台,在研科研经费>1000万元,配套设施完善。实验室具有完善的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以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开展前沿研究。实验室为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儿科学领域著名专家组成,负责审议实验室目标任务、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开放课题的确立和评价等。由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核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团队由儿科学、分子生物学、流行病、统计等多学科人才组成,基础与临床结合,深入揭示胎儿宫内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将慢性病及重大疾病的关注点前移至胎儿发育时期,发现这些疾病的早期干预靶点、实现疾病源头控制。

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

泮思林,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岗位能手,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兼新生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兼胎儿心脏病协作组组长、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手术、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治疗复杂心脏病,率领团队完成亚洲最大样本的胎儿心脏手术,最低胎龄孕26周,主编《胎儿心脏介入手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介入基础与进展》(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38篇(总IF>160),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首位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