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儿童近视如何准确预测?关注这个“金标准”,提前预警,拯救视力

发布时间:2024/6/6 16:10:21  /  【关闭



9个月,从不近视到近视200度

8岁的乐乐(化名)一直视力正常,近期看电视眯眼,妈妈带她来到青岛妇儿医院眼科门诊。

微信图片_20240611080841.jpg

△图片来源于腾讯医典

经检查,乐乐已近视200度,眼轴较去年相比增长了1.2mm。妈妈不敢相信,去年检查还没有近视,短短9个月,怎么一下子涨了这么多?

原来,去年乐乐的眼轴长度已经显示远视储备非常低,医生建议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注意用眼,每2-3月带孩子复测眼轴长度,随时关注孩子的近视风险情况。

但妈妈以为孩子视力好就没事,没放在心上,现在孩子近视了,她这才明白定期复查眼轴长度原来这么重要。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

拯救孩子视力的利器:

及时测量眼轴长度

近不近视,眼轴长度先知道

眼轴长度指的是眼睛前后径的距离,即从角膜前顶点到黄斑的距离,是反应远视储备量或近视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通常情况下,眼轴越短,远视储备越高,眼轴越长,近视程度就越深。

微信图片_20240611080855.jpg

微信图片_20240611080857.jpg

眼轴长度是一项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客观指标,它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极小,几乎可以精准地反映出近视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眼轴的快速增长往往早于近视度数的明显增加,可以通过眼轴的增速大概预测孩子未来近视的风险,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预警信号。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眼轴长度被视为防控近视的“金标准”。

简单精准,最小三岁就能做

微信图片_20240611080902.jpg

眼轴测量不需要散瞳,精准(精确到0.01mm)无创,三岁的孩子就能配合检查。

建议从孩子3岁起就可以进行第一次眼轴基线测量,以眼轴的增长速度作为评价这段时间的近视防控效果的指标。

误区

很多家长会问,只根据电脑验光或者视力来判断孩子的近视进展情况行不行?

不行!晚了!只看视力检查

在远视储备迅速下降,孩子出现近视之前,视力一直都是正常的。

当发现孩子裸眼视力下降时再进行干预,往往已经晚了,容易错过近视防控的黄金期。乐乐就属于这种情况。

只看电脑验光

电脑验光可以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准确结果。

真正准确的验光结果是睫状肌麻痹验光,也就是常说的散瞳验光。如果配镜,需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确定准确度数。

但考虑到散瞳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作为视力正常孩子的常规随访检查。

眼轴过长,小心眼底并发症

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主要与眼轴过长有关。

对于角膜比较平坦的孩子,有时候眼轴已经很长了,虽然没有表现出近视或者仅表现出低度近视,但已经达到高度近视标准,且眼底并发症的风险大大提高,这种情况容易被家长忽视。

对于这一类孩子,除了加强防控外,还应将高度近视度数的警戒线降低。防控眼底并发症,是防控近视的终极目标。

青岛妇儿医院眼科专家建议

01学龄前期远视储备充足的孩子

为了持续监测孩子的视力状况,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眼轴长度。

02临近近视或已经处于低度近视状态的孩子

为了及时发现近视的进展和变化,建议每2个月检查一次眼轴长度。

03近视发展高峰期的孩子

7-12岁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面临更多的近距离用眼需求,通常是近视发展的高峰期,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眼轴长度。

04已经处于稳定期的孩子

近视发展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保持警惕,建议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最长不超过半年。

眼科

青岛妇儿医院眼科目前开展的工作有:新生儿眼底及眼病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药术、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近视防控的指导、屈光不正的验配、弱视的规范化治疗、斜视的手术治疗和肉毒素注射治疗、眼睑及眼眶肿物的手术切除、睑内翻及内眦赘皮的矫正等。

科室率先在青岛开展了婴幼儿泪道堵塞的泪道探通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已臻至成熟,目前单次探通手术的成功率高达95%以上。引入全球领先的小儿眼底筛查设备,更好地服务新生儿及高危儿的眼底及眼病筛查。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近10年,为孩子们的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