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希望之光种进每位病患心里——一封古稀老人写来的信
发布时间:2024/3/18 14:11:46 / 浏览量: / 【关闭】
医院,承载着患者及家属的生命重托,
也是一个充满温情、爱和希望的地方。
一句贴心的话语,
一个安慰的轻抚,
一个鼓励的眼神......
温暖看不到,摸不着,
却感受得到。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持续深入推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加温馨舒适的就医体验,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2023年,我们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推出了一篇又一篇在妇儿医院发生的温暖瞬间和暖心故事。2024年,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我真的很感动,人家不怕脏,她的举动在别的医院是体会不到的......”短短一句话,道出70岁老人心中的感激与认可,这段话来自青岛妇儿医院海泊路院区综合内三科的一封感谢信。这封信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70岁老人病情复杂
化疗期间因骨髓抑制导致肺部感染
谈起这段经历,70岁的张奶奶(化名)感叹:“多亏了韩灵敏主任及救治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让我能早日稳定病情出院。”
3个月前,正处于化疗周期的张奶奶,在传染病高发季又患上了肺炎,这场病差点把她的化疗计划也打乱了,张奶奶不仅感到头痛、腰背也痛......在家人的陪伴下,张奶奶来到青岛妇儿医院海泊路院区就诊。
综合内三科主任韩灵敏接诊后,结合病史及检查报告,发现张奶奶除了恶性肿瘤伴骨转移外,还因骨髓抑制引发了肺部感染、喘憋、心慌、高烧、腹泻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使得张奶奶的病情变得复杂棘手。韩主任仔细梳理病情,与救治团队一起反复斟酌,为张奶奶制定了“保肝-平喘-止疼-吸氧”的治疗方案。
护士长张荣发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也格外严重,一方面担心肿瘤没有及时治疗造成进展,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副作用与肺炎叠加身体不能耐受。医护团队首先给她们进行了心理疏导,待张奶奶心情平复后,根据老人身体耐受情况每日精细化调整药物及用量;加大巡视频次,及时安抚疏导不良情绪;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增强治疗的信心......在张奶奶的积极配合下,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老人的炎症终于缓解。
医护同心,老人重燃希望之光
出院前赠手写感谢信
“那天正好是小万的夜班,她忙前忙后地抽空就来看我一眼,直到晚上11点我打完吊瓶,给我接上热水,陪我上了厕所,关了灯,让我睡觉。”张奶奶在信中写道。张奶奶虽然话不多,但在医护人员眼里却是个配合度高、好沟通的老人家。“每次来给张奶奶打针,她都起身坐起来笑盈盈地看着我们,我们都感到很暖心。”护士小万说,张奶奶出院前一晚特意问她要了笔,在桌上写写画画忙活半天,没想到是写了这封感谢信。
综合内三科护士长张荣介绍,张奶奶刚入院的时候家人经常来看她,后来张奶奶的老伴也生病在家,孩子们两头忙,张奶奶既担心又焦虑。“我们了解到张奶奶的情况后,便每天将她的病情和情绪状态仔细交接,由专人详细记录张奶奶身体指标状况,时刻掌握她的恢复状态,管床护士也会帮她疏导情绪压力、提供心理护理。”张荣说。
除了抚慰张奶奶的情绪问题,医护团队还积极为张奶奶科普居家治疗及康复的注意事项,帮助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科室采取了康复锻炼、饮食指导、营养状况监测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张奶奶快速康复。在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张奶奶半个月后顺利出院。
情真意切的文字,
表达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激,
传递着双向奔赴的浓浓医患情!
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鼓励,
彰显着医患之间温暖珍贵的情谊,
也将激励医务人员,
以精湛的诊疗技术和暖心的服务水平,
继续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上
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