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中医师”讲述大梦想:《我与中医药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2/25 8:46:04 / 浏览量: / 【关闭】
在这个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纪,每一次亲身体验都可能是梦想发芽的种子。在青岛妇儿医院中医儿科主任徐涛的诊室里,患有抽动症的小朋友子轩(化名)在“徐妈妈”的治疗下奇迹般痊愈了,凭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他博览书籍,还作为小小“中医师”当起了“医助”,热心帮助前来就诊的小患者。
近距离感受医学的魅力,自此在心中种下一颗“济世救人”的种子。下面,让我们透过子轩小朋友的文字,聆听他的心声——
我与中医药的故事
“子轩,快去看下药壶,应该快好了!”“知道啦!”我赶紧走进厨房,药壶“嗞嗞”地冒着热气,我就用一块干布裹住药壶盖,往上边一提,热气腾腾,满屋子都能闻到中药的味道,我用筷子试了下水量,正可以,盖回盖子,关火,拿起药壶把口对准碗向下一倾斜,一股带着浓浓的中药味的黄褐色液体就流了出来,刚好满一碗,凉一会我就一饮而尽……我和妈妈这样的对话和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想起来还是暖暖的,这也正是我和中医药故事的起源。
2019年的那个春天,我还是个小学生,因脸部抽动的问题,妈妈带着我辗转多家医院,却始终未见明显好转。直到走进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我邂逅了那位令我敬仰并铭记终生的中医师徐涛主任。她仿佛是命运派来的天使,她不同于以往的医生的态度,轻声细语地询问了我的情况,随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孩子,咱不吃那些药了啊,咱可不受那罪了。”她细心地为我诊脉,观察舌苔,并安排了一位医生为我进行针灸治疗。初见那些长短不一的针,我心中一直忐忑,但真正扎入时,在针灸医生亲切地安慰下,除了轻微刺痛,竟无太多不适。离开医院时徐涛主任又为我开了一段时间的中药,让我带回家自行煎煮,回家时我对这次遇见的医生们充满了感谢和敬畏!
初次去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见到徐涛主任
治疗室大夫耐心地针灸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我的抽动奇迹般地好了,我想起那些名字陌生、形态各异的中草药,我的心中充满了探索的渴望,同时也点燃了我心中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火!我暗自许下心愿,将来也要用这些神奇的草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健康与希望。妈妈很支持我的心愿,她告诉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要真正地做到济世救人!像徐主任那样善待患者!
怀揣着这份梦想,我开始在课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医经典,如《中医养生启蒙汤头诀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书籍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知道了“麻黄汤”是由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还让我认识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中医大师,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智慧,以及针灸、艾灸等疗法对人体穴位的精妙运用,真正体会到了“通则不痛”的深刻含义。
课余时间研读《黄帝内经》
上述这些仅仅是书上的理论,我最开心的是在假期里,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医助”,在医师的指导下,我协助调配药物,和小患者交流,安抚他们的心理,这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我还跟随徐主任参加法律部门的“星光引路计划”的活动,通过生命教育以及中医的精湛技术,让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对中医有了深刻的认知,尤其是青岛妇女儿童医院460克出生超低体重婴儿的救治成功,以及法律部门的阿姨们对需要帮助的青少年的谆谆教导和热切关怀,让我和那些青少年从心底里对生命有了更高的敬畏之情,同时对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的医术充满敬佩之心。
开心做小医助
每一次实践,都让我对中医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坚定了我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信念,我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让中医药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这就是我与中医药之间的故事经历!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