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10岁男孩莫名腿腰痛,肾脏免疫科团队识破生长痛“假象”,精准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5/11/19 17:07:25  /  【关闭



10 岁,本该是在绿茵场上肆意奔跑的年纪,男孩小轩(化名)却被关节疼绊住了脚步。“无非是生长痛或者运动损伤吧?”家长最初这样想当然。可疼痛反反复复、总不见好,最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精准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

关节炎难道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吗?孩子怎么也会得这种病?下面,我们就通过小轩的经历,带大家认识这一儿童易患的疾病。

微信图片_2025-11-20_080748_366.jpg

莫名关节痛,误以为“生长痛”

小轩初次发病于半年前,先是膝盖、脚踝隐隐作痛,没过多久,腰部和足跟也加入了“疼痛阵营”,严重时连正常走路都变得吃力。小轩的家人起初并没太在意,只当是孩子长身体时的常见现象。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疼痛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后,小轩膝踝部位的疼痛有所缓解,但顽固的腰痛和足跟痛却始终不见好转,反而愈发明显,这让家人意识到孩子的病情绝非“生长痛”那么简单。

慕名就医,确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伴随着持续的疼痛和贫血症状,焦急的家人经多方打听,慕名找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王一冰教授,寻求进一步治疗。

为彻底查明病因,王一冰教授为小轩安排了全面详细的检查,终于揭开了疼痛的“谜底”。

检查结果显示,小轩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HLA-B27 筛查呈阳性(该指标与脊柱关节病密切相关,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右足磁共振检查发现距骨、跟骨存在“骨髓水肿”,骶髂关节影像也显示关节面有骨髓水肿和炎症迹象。

微信图片_2025-11-20_080756_625.jpg

结合小轩的年龄、症状及检查结果,最终明确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这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错误地攻击了自身关节,引发慢性炎症和疼痛。

微信图片_2025-11-20_080800_035.jpg

发病年龄<16 岁,男孩更常见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一组发病年龄<16 岁,以慢性关节滑膜炎(持续 6 周或以上)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该病分为7种类型,其中小轩所患的是附着点炎相关性关节炎(ERA),这类关节炎有明显的发病特点:起病年龄多在≥8 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男孩更常见(男女比例约 3:1)。若延误治疗,可能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和关节功能。

精准治疗,疼痛很快得到缓解

确诊后,小轩的治疗策略全面升级。肾脏免疫科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首次皮下注射生物制剂,精准阻断体内的炎症风暴。同时,定时服用相关药物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这套“组合拳”效果显著,小轩的关节痛很快得到有效控制。

出院后,小轩严格遵循医嘱定期随访,坚持规范治疗,同时配合科学的非药物干预:每天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拉伸跟腱、足底筋膜,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强化核心肌群;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轩的状态越来越好,近期复查关节 MRI 显示炎症明显改善,终于摆脱了疼痛的阴影,重新回到了绿茵场。

专家提醒

正确区分“生长痛”,以免延误治疗

小轩的经历敲响了健康的警钟。王一冰教授提醒家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生长痛”或“运动损伤”。但其实,生长痛多发生在夜间,疼痛部位主要是小腿、大腿等肌肉处,活动后会缓解;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疼痛多发生在关节部位,持续时间长,活动后可能加重,还可能伴随关节肿胀、晨僵、乏力、贫血等症状。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非常关键,当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