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医疗速递 | 1岁半宝宝越长越没力气,妇儿多学科团队,解决婴幼儿头号遗传病“杀手”

发布时间:2024/2/29 20:10:49  /  浏览量:  /  【关闭



关注国际罕见病日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

“国际罕见病日”

2024年2月29日是

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

罕见病患者仿佛离我们很远,但又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名得了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的小朋友。

可可(化名)来自山东省内某地,他的出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欣喜和欢乐,三翻六坐八爬,孩子一天天按时长大。

然而,到了1岁半的时候,可可仍然不会走路,力气也越来越小,渐渐连扶墙站立都有些困难。

家长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带着可可来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最终确诊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又称脊肌萎缩症,这是一种罕见病,被称为婴幼儿头号遗传性疾病。

罕见病的确诊,让整个家庭笼上阴影,想着孩子不能和其他人一样上学工作,可可妈妈整日以泪洗面。

才1岁半的可可怎么会得了这种罕见病?经过医生介绍,父母得知,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以肢体近端对称性和进行性的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肌无力可进一步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因此,SMA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管理。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SMA多学科团队

由康复科、神经内科、骨科、消化科、营养科、呼吸科等

多学科组建

通过对SMA患儿的

精准诊断治疗和长程管理

延缓疾病进展

预防或减少肌肉萎缩及骨骼畸形

改善患儿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40301081122.jpg

△根据 SMA患者的发病年龄及能达到的运动里程碑通常将SMA分为4种类型

青岛妇儿医院SMA多学科团队根据患儿病情组织会诊,制定了针对性、前瞻性康复策略,在“医院-社区-家庭”的康复模式下,患儿得到长程规范的专业康复管理及居家照护。

可可能独立行走了!

微信图片_20240301081143.jpg

经过了一年多的治疗,可可已能独立行走,爸爸妈妈的目光也开始从孩子能够站起来、走路转到了入园、学区选择上来!

从2022年9月起,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承担青岛市市办实事--孕龄妇女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携带者筛查,通过对新婚女性进行SMA基因致病突变检测,评估将来所生儿童罹患该病的风险,同时结合筛查结果为新婚夫妇提供个性化的优生健康咨询与指导。目前,通过产前筛查,已确诊SMA患儿2例,及时给予干预终止妊娠,避免了SMA患儿的出生,减轻了家庭负担,为出生缺陷防控做出贡献。

专家提醒

对于SMA患儿来说,越早诊断,越早干预,越坚持治疗,预后越好。对于有家族史的新生儿,以及出现不明原因肌无力或肌张力过低的婴儿,都应尽早到医院就医检查。

康复治疗应根据患儿的功能状况以及康复目标,进行个性化康复管理,包括正确使用矫形器,定期进行牵伸与运动训练,对咳嗽无力的患儿实施咳嗽和排痰训练等,长程规范的康复管理可以优化患儿的运动功能、肌肉力量及耐力、关节活动范围、肌肉骨骼的生物力学对线、吞咽功能、呼吸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