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1946~2025】产科人的耕耘与荣光——张战红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5/5/1 16:53:00 / 【关闭】
凌晨三点的产房
是星辰未眠时最亮的港湾
产科人用双手
托起朝阳的摇篮
种下新生命的春天
谱写出希望的诗篇
每一次用力的托举
都是对生命最崇高的礼赞
每一个疲惫的微笑
都化作照亮人间的光焰
她们不是超人
却能在无数个日夜
与时间较量,与疲惫对抗
用钢铁般的意志和慈母般的柔情
诠释着劳动者的伟大
劳动节的勋章应当属于
这群用双手编织生命奇迹的
奋斗者!
这个劳动节
致敬永不熄灭的生命灯塔致敬用坚守照亮新生之路的——产 科 人
【旧影新声】访谈回溯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发展史
讲述人:张战红
张战红——作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人的杰出典范,既是岛城产科技术发展的引领者,更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开拓者。她见证了医院产科的发展,也参与了这段历史的书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一礼赞奋斗的特殊时刻,让我们循着她的足迹,一起回望医院产科跨越八十载光阴的发展脉络,共同见证一辈辈妇儿产科人镌刻在生命初啼里的耕耘与荣光。
以下全篇
根据张战红教授的讲述整理而成
仅以此篇,向一代又一代
为青岛妇女儿童产科事业
做出突出贡献的“妇儿人”
——致 敬
01开篇:时代浪潮中的产科起点
时光回溯到 1946 年,彼时的青岛,刚刚经历了风雨的洗礼,百废待兴。就在这一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前身 —— 青岛市妇婴保健院成立了,产科的雏形也由此初现。 “第一代妇儿产科人”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执着,扎根于这所诞生于时代浪潮中的医院,开启了守护母婴健康的征程。
在那个年代,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社会动荡不安,民众健康状况堪忧。尤其是孕产妇和新生儿,面临着极高的死亡率和健康风险。市妇婴保健院的成立,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广大妇女儿童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当时,产妇分娩大多在家中进行,由旧式“接生婆”协助,卫生条件极差,产妇和新生儿极易感染各种疾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医护人员主动深入社区,挨家挨户走访,向民众普及新法接生的重要性,鼓励孕妇到医院分娩。
青岛解放初期,医疗卫生事业面临诸多挑战。市妇婴保健院仅有寥寥数张床位,医护人员不足十人。直到1953 年,青岛市市民医院与青岛市妇婴保健院合并成立青岛市妇幼保健院后,一辈辈“妇儿人”在这里勤勤恳恳地耕耘奉献,为后来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发展初期:艰难奋进中的探索之路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中国掀起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浪潮,医疗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982 年,在那个大学生堪称凤毛麟角的年代,张战红怀揣着朴素的愿望,毅然投身产科,开启了守护新生之路。彼时医院整体医疗条件较为薄弱,正规大学毕业医生较少,产科医生多为助产士转医疗,而麻醉工作则由护士承担。
“当时我们连最基本的胎心监护仪都没有,只能靠木质听筒来监测胎儿的心跳。遇到难产的情况,手术器械也非常简陋,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和技巧来完成手术。” 据张战红回忆,后来随着胎心监护仪渐渐普及,木质听筒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为保障母婴安全全力以赴。
在产科这片承载希望的港湾里,生命诞生的喜悦与死神博弈的惊险交织上演。每一次分娩都可能成为生死时速的战场。产科人必须具备过人的精力、体力和耐力,因此,当时各医院间流传着 “累死累活妇产科” 的说法。为勉励产科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政府还会额外多发几斤粮食。
她始终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幅画面:时任院长吕兴东的住所与医院妇产楼隔窗相望,每当夜幕笼罩,产房亮起紧急抢救的红灯,值班护士便会推开病房窗户,向着对面的宿舍楼大声呼喊。不出 5 分钟,总能看到吕兴东院长匆匆赶来的身影,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这份争分夺秒守护生命的担当,深深烙印在张战红教授的记忆里并影响着她。后来,她也无数次赶赴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现场,无论面对怎样复杂棘手的状况,她都能临危不惧,以精湛的技术和永不言弃的信念,挽救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
03成长阶段:专业突围与技术跨越
1984年,张淑芬教授任妇幼保健院院长。这位经验丰富、眼界开阔的医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与智慧,开启了医院发展历程的新篇章。
伴随着儿科医护人员编入青岛市儿童医院,同年,医院改名为青岛市妇产医院。
1985年,医院选派张战红赴山医附院进修学习,临行前,张淑芬院长特意叮嘱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更要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张战红肩负着使命,在济南开启了废寝忘食的学习模式。
1986年,学成归来后,张战红在科室有经验的老大夫的协助下,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腹膜外剖宫产术,为岛城产科手术技术革新迈出了关键一步。受制于当时的条件,曾有一例巨大儿分娩时发生肩难产,虽经全力抢救,最终仍导致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这一悲剧令人心痛。同年,医院引进首台 B 超设备,正式开启妇产超声诊断服务,结束了仅靠经验预估胎儿体重和发育情况的历史。
1992 年,妇产科进行专业分科,张战红成为首任产科主任。
△照片拍摄于张战红援藏期间
1995 年,青岛市妇产医院更名为青岛市妇幼保健院。
在北京专家的指导下,医院在全市率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相较于传统的腹膜外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这项技术凭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显著优势,迅速成为产科手术的主流选择,逐步取代了原有术式,为产妇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分娩保障方案。
剖宫产手术毕竟是有创操作,有一定的风险和创伤。当时,受生育政策影响,加上许多产妇惧怕顺产疼痛等因素,医院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那么,该如何推动分娩回归自然、遵循生理规律呢?为切实缓解产妇分娩痛苦,1996年,院长宋福祥带领张战红和当时的麻醉科主任单祥英赴美国学习无痛分娩技术,回院后成立科研小组,正式开展硬腰联合无痛分娩,成为全市首家开展无痛分娩的医疗单位。
张战红教授至今清晰地记得,首例无痛分娩实施的那个夜晚,整个团队严阵以待,她们彻夜未眠,寸步不离地守在产妇身旁,每一次宫缩的起伏、胎心的律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弦,产房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在大家的坚持下,最终,这场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医学探索取得了成功!随后,无痛分娩技术在全市推广,吸引全国20余家医院前来学习,至今岛城每年有近万名产妇因此受益。
医院始终注重人文关怀,同年,在全市率先创建爱婴医院,改变了产科原有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取消婴儿室,实行母婴同室。
1999年,青岛市妇产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所、青岛市儿童医院合并,成立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后更名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04辉煌成就:坚持守护母婴健康
21世纪初,世纪交替,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院产科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在围产期保健、优生咨询、高危妊娠的筛查与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在全市乃至全省占据领先地位。全市率先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成立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率先开展产前诊断工作……
2011年,医院整体搬迁至辽阳西路新院区,产科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分娩量大幅攀升,专业进一步细分,成功申报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被评为全市产科质控中心……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医院致力于产前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发展,在降低出生缺陷率方面贡献卓著,圆了众多家庭的健康生育梦。2015 年,成立省内首个胎儿医学中心,2020年开展全市首例早孕期绒毛活检术,2021年开展全省首例胎儿胸腔羊膜腔引流术,2022年开展半岛地区首例复杂双胎射频消融减胎术,同年开展首例胎儿后尿道瓣膀胱羊膜腔引流术……如今,已发展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半岛地区重要的胎儿疾病转诊中心,科室多项技术填补了胎儿宫内治疗技术区域性空白,年开展羊膜腔穿刺术近3000例,绒毛活检术70余例,是胶东半岛最大的产前诊断中心。
2016年,二胎政策的放开给产科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这一时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功能异常等高危孕产妇数量增多,对医疗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专门成立了产科危重症病区,集中优势力量,全力保障高危孕产妇的安全。
一次,产妇突发羊水栓塞伴大出血,生命垂危,张战红教授接到抢救电话后,火速赶往医院,面对血压骤降、心跳骤停的危急情况,抢救团队坚持进行胸外按压,为手术创造一线机会。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产妇生命体征恢复后,张战红教授和许茜教授果断启动子宫切除止血手术。经过团队数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终于将产妇从死神手中成功夺回,母子平安。
产科人正是凭借着无畏果敢的担当和毫不退缩的勇气,一次次突破生命难关。不仅成功抢救了众多高危孕产妇的生命,还累计为千余名瘢痕子宫产妇成功实现经阴道分娩,造福岛城乃至半岛广大的孕产妇。
奋斗者的答卷!
回首过去,从青岛解放前的艰难起步,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再到如今在三胎政策下的砥砺前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岛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接续奋斗,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经过近八十年、几代妇幼人的努力,产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中心已经从最初的简单接生,形成了三大学科优势,在关注正常妊娠与分娩的生理产科、关注各种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母体医学、关注各种胎儿相关疾病的胎儿医学方面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在产科高危妊娠、围产期保健、优生咨询、胎儿疾病的宫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70余名,病床200余张,年分娩量占全市分娩量24%的规模,成为岛城女性孕育生命的摇篮。
以心为始,服务无终。今年以来,医院启动孕产妇全周期服务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通过设立孕产妇营养驿站、升级产科门诊马桶、打造商务舱产房、举办“元旦宝宝回娘家”活动、开展孕产妇心理筛查等系列暖心举措,用更温暖的行动、更细致的服务,全力构建生育友好型医院,为守护岛城母婴健康而不懈努力!
专家介绍
张战红
产科终身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三八红旗手标兵,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先后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出版医学专著3部,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和本科教学任务。原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学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专家组组长、青岛市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东省产前诊断技术指导专家、省级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
专业擅长: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工作43年来,广泛汲取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擅长各种产科疑难病症的诊断处理。